四年从0到5亿,东莞松山湖“85后”董事长为何盯上车载显示

Connor usdt杠杆交易所 2025-05-27 3 0

从一块车载玻璃盖板,看到数亿规模新势力。

当下,汽车智能化浪潮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而“智能座舱”则成为这场变革的重要焦点。

Omdia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预计达2.32亿片,其中前装市场占2.02亿片,同比增长9.5%。

在中国,抬头显示(HUD)、副驾显示屏、流媒体后视镜等应用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再加上政府推动本土供应链发展的政策支持,共同助推汽车显示面板市场的增长。

四年从0到5亿,东莞松山湖“85后”董事长为何盯上车载显示

五联曲面屏

面对这一高速增长的市场机遇,成立仅4年的广东睿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华光电”)已悄然闯出一条自己的路径:从0到超5亿元年营收的跨越式增长,更在3A镀膜、3D热弯等核心技术领域建立起独特的技术壁垒,在全球车载显示产业链中赢得了属于中国制造的一席之地。

短短4年,睿华光电凭什么快速崛起?

从消费电子到汽车

果断跨界的“高管型创业者”

睿华光电创始人、董事长蔡华,身上带着鲜明的跨界创业特征。作为一名“85后”企业家、清华大学EMBA毕业生,他在过去20年深耕于消费电子与显示触控领域,在上市公司担任过高管,曾主导手机、平板、智能穿戴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带领多家企业实现超60亿的营收佳绩。

当显示技术进入快速迭代周期,一个新的产业拐点悄然浮现。

过去5年,全球车载显示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大尺寸屏幕快速普及,Mini LED、OLED等前沿技术层出不穷,推动整个车载显示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展开全文

蔡华敏锐地察觉到汽车显示屏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他认为,“虽然手机屏幕出货量庞大,但单个屏幕面积有限,增长空间已显不足。反观汽车,单车搭载屏幕数量和面积正在迅速增加,例如华为旗舰车型问界M9已搭载10块屏幕,汽车屏幕领域的爆发式增长就在眼前。”

看到趋势后,蔡华迅速做出跨界创业的决策,于2021年创立睿华光电,带领团队集中技术资源,进军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座舱显示市场,并将公司布局于东莞松山湖,抢占战略先机。

四年从0到5亿,东莞松山湖“85后”董事长为何盯上车载显示

据蔡华介绍,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技术门槛高的车载显示领域,快速实现商业落地。截至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已超5亿元,2025年营收目标预计突破8亿元。汽车显示产品也已广泛应用于日系(本田、丰田)、欧美系(大众、通用、福特)以及国内主流品牌如蔚来、小鹏、理想和华为等客户。

除了汽车显示市场,睿华光电正积极布局医疗工业显示、低空飞行器显示等多个新兴领域。对于蔡华而言,这次跨界转型,不仅是他敏锐商业嗅觉的体现,更是其从消费电子到更广阔产业布局的一次战略升级。

四年从0到5亿,东莞松山湖“85后”董事长为何盯上车载显示

医疗工业显示产品

自主打破日韩技术壁垒

3A镀膜国产化再降成本50%

睿华光电的崛起,绝非偶然。

“此前,汽车座舱显示技术曾长期被国际企业垄断,特别是在光学镀膜、3D热弯等高技术门槛的关键工艺环节,”蔡华表示,“我们的突破点就在于自主研发,靠核心技术实现国产替代。”

短短几年间,睿华光电在技术端完成了一系列关键突破。通过自主研发的3A镀膜工艺(AG防眩光、AR抗反射、AF防指纹)、3D热弯及微纹理技术,睿华光电不仅成功量产出全球领先的1.5米贯通式五联曲面屏,更打破了国际厂商长期垄断的光学膜领域,推动光学膜成本下降超50%,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车载屏幕,尤其是3D曲面屏技术,正迎来关键的产业升级窗口。”蔡华表示。

目前行业主流的3D屏幕技术路线有冷弯和热弯两种。美国玻璃巨头康宁主推的冷弯技术,曾在消费电子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但放在尺寸更小(20—30英寸)、使用环境更严苛的车载场景中却频频“水土不服”。屏幕易出现应力反弹,影响产品可靠性和用户体验。

相比之下,睿华光电攻坚的3D热弯技术,以全链条曲面一体化方案精准命中痛点。通过自主研发的精密成型技术,不仅降低了冷弯技术的应力隐患,更能实现更复杂的多联屏和自由曲面设计,为车企提供更高的设计自由度和稳定性保障,良品率也得到显著提升。

但蔡华对车载显示领域的创新,不止于此。

作为用户最直观体验的窗口,盖板技术在实际使用中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睿华光电的“3D曲面盖板解决方案”,正是在这一关键环节实现三大技术创新:3D精密成型工艺,确保盖板与屏幕实现完美贴合;3A镀膜组合技术的应用,使屏幕反射率降至行业新低0.5%,阳光直射下屏幕清晰度提升超过60%;以人体工学曲面设计显著增强视觉舒适感。这套组合拳使睿华的车载屏幕迅速占据高端市场,广泛应用于众多知名车企。

四年从0到5亿,东莞松山湖“85后”董事长为何盯上车载显示

截至目前,睿华光电已拥有超过60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技术壁垒逐步形成。

而睿华光电的下一个目标,则指向了一条更具潜力的新赛道——染色液晶AI调光玻璃。

“过去的车载玻璃,除了保护作用外几乎没有功能性,我们正在让它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玻璃’。”蔡华透露,这种新型玻璃可根据光照和温度条件智能调整透光率,真正实现自动节能、舒适智能化控制,成为智能座舱的一大技术革新。目前,睿华光电已完成了小批量试产,正处于量产前夜,预计今年内将实现规模交付。

松山湖“智造密码”

从单打独斗到生态共建

睿华光电迅猛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政策和营商环境支持。今年初,睿华光电获得了松山湖管委会颁发的“招商突出贡献机构”与“倍增计划优秀企业”两项殊荣,折射出公司迅速成长背后的动力。

“园区为我们提供的‘管家式’服务,随叫随到、不叫不到,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研发与市场拓展。”蔡华表示。

随着松山湖的产业链生态日渐完善,睿华光电正计划依托自身优势,携手上下游企业,共建车载显示产业链生态集群。未来三至五年,智能座舱将进入快速迭代升级阶段,睿华光电正致力于通过创新定义车载显示的新标准。

四年从0到5亿,东莞松山湖“85后”董事长为何盯上车载显示

在松山湖,智能制造装备和光学材料产业基础深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联动。当前,松山湖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支柱产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制造、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与新能源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未来产业共同组成的“1+4+1+X”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资本市场“松山湖板块”壮大的沃土。

近年来,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需求,松山湖创新推出“组团式上门服务”,联合北交所、上交所及园区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一对多”精准金融辅导方案,协助企业打通资本市场的服务链条,加速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步伐。

精准化的金融支持体系,成为区域竞争力的“助燃剂”。数据显示,松山湖已聚集超过220家金融与基金服务机构,基金规模和数量均稳居东莞市首位,园区57家上市后备企业更占据全市总量的15%。

四年从0到5亿,东莞松山湖“85后”董事长为何盯上车载显示

东莞松山湖

其中,睿华光电已成功列入园区上市后备名单,被视作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专精特新”潜力股,充分利用园区丰富的资本资源和成熟的产业环境,驶入发展快车道。

市场竞争格局风云变幻,但睿华光电自成立之初便明确高度聚焦的战略定位。“我们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专注于车载显示领域。”蔡华强调,这种精准的聚焦战略帮助公司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储备和稳固的客户关系,形成显著的差异化优势。

从车载显示到智能座舱再到“染色液晶AI玻璃”,睿华光电正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生态建设与市场洞察能力,逐步构建起自己在行业中的独特护城河。

能否真正撬动车载显示产业链新蓝海,还需要市场的长期验证,但睿华光电清晰的战略、精准的执行,以及园区政策与资本生态的协同效应,已然在行业内树立了新的标杆。

“在大多数厂商都卷成本、卷性价比的同时,我们更愿意去卷技术。”蔡华表示,智能制造赛道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与生态的双重比拼,而睿华光电已经准备好迎接挑战和新机遇。

撰文:郑文怡 陈启亮

图片:郑文怡 黄政正 受访者供图

【作者】 郑文怡;陈启亮;黄政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评论